本文同步發表於下列平台:
PTT@台中版
Disp@台中版 http://disp.cc/b/125-1OYe
端午是什麼??
吃粽子,看龍舟(划?太累了),卦菖蒲......
還是…
噢,不,端午其實沒這麼簡單。
留在台中,禮拜一,到南屯(犁頭店)的萬和宮門前來 !!
咱們一起去『躦鯪鯉 醒大運』~~
歡送美麗的秋冬觀光季的同時,玩水的炎熱的酷暑!好膽麥走!!
…等等。
鯪鯉?
那是什麼?
喔,那是本草鋼目的文言文講法,意指『住在洞穴中的鯉魚』。
說的更白話一點,一種像魚一樣全身披著甲皮吃螞蟻住地下的生物。
相信這樣講應該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吧?
它,就是:
『穿 山 甲』
【圖片引自台北動物園】
哈?這麼城市的地方哪來的穿山甲這款保育類動物?? 別開玩笑了。
不,我沒在開玩笑,這故事就要從好久好久以前說起了。
南屯,啊不,我們縮小一下範圍,這南屯路老街一帶,又被叫作犁頭店。
犁頭店這個地方曾經是原住民『拍瀑拉』族的舊社。
-- 人稱 【貓霧拺】
本地(原)為南屯溪、筏子溪的匯流之地,
野產豐富,交通便捷,自荷蘭時代就是原民各社的經濟中心。
爾後也更是 漢化 與 漢人進駐的先峰據點 -- 從而奠定犁頭店的歷史定位。
可是在人口漸多,戰亂與墾餅紛起興盛之時,
大部份的野生動物與不願臣服的先居民也漸漸的消失了。
只剩下因為穴居而不知世事的一隻 金色的穿山甲 仍然留在庄內的地底。
每到了冬天,它就在百花盛開之中沉睡…
而夏天來臨之時,便自洞中鑽出取食以蟻為主的蟲食。
人們漸漸的發現,如果這個年頭熱的太快,
梅雨沒來的及在端午前把鯪鯉淋醒的話,
那每一年的收成與交易就會糟糕了。
因此,犁頭店的居民們開始想了各式各樣的方法在端午要把穿山甲挖出來…
這樣的節日,也在兩百年後演變成了今天的樣貌。
大家就像是結婚一般的熱熱鬧鬧的搞了大遊街還乘著轎子…
在大馬路上大把大把的灑下挫冰鋪滿地面,
然後再穿上各種木屐在路上跑呀跳呀敲邏打鼓一整天!
教穿山甲您老兄呀可別熱昏在厚重的水泥與柏油路下啦嘿~~
快點出來吃螞蟻晒太陽,這個夏天絕對也會讓你很舒服的辣!
然後,也麻煩鯪鯉您老也伺給台中鄉親一個好年冬吧~
拜託了!
南屯踏鯪鯉 小檔案
舉辨時機 -- 每年 端午節當日 9:00(?)-16:00
(籌備活動會自前一周開始)
關鍵字 -- 踏鯪鯉/躦鯪鯉/...............犁頭店民俗才藝活動會(咦?)
內容 -- 木屐藝術獎
傳統文化祭
麻芛展示試吃會 -- 你所不知道的蔴芛
繞境老街:為了把鯪鯉吵醒,滿城均木屐敲邏打鼓放炮,大音量注意~
(.....繞境老街的時間大約是中午.....)
天降爆冰:老街繞完的高潮,把滿車的鮑冰往遊街隊伍人身上倒 XDDD
四人兩腳木屐大賽
如何去?
端午節當日 開車自 南屯交流道 下,東行五權西路至黎明路口右轉,即可循找停車位參與
公車路線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