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-1 鄭家時代  -鄭氏軍在中部的屯田

鄭氏時代的臺灣人口,推測約十萬人。在今日僅存的宣教師日記之中,1624-1644年間的20年間,中國明朝來臺灣移住的移民大約是25000人。而靖海記事中,明代的澎湖島另有5000-6000的原住民、台灣有20000-30000人。1661年鄭氏帶來了30000眷屬、20000兵士;鄭經在1664又帶來了6000-7000眷、4000兵。這些就是鄭氏王朝在臺灣移住的漢民族的人數。(台灣文化志。伊能嘉矩)

四萬人數的增加,鄭政權的糧食問題一下子變的非常急迫。於是在台灣這個明朝復興的最重要據點,糧食的增產就變的必要了。

於是,荷蘭時代的王田沒收了變成政府的官田。文武官員的家族都認養了必要的土地並開墾。軍政施行下來,兵變為農,屯田制施行,部隊的兵士也就開始圈地開墾--這些地就稱呼為『營盤田』。

鄭氏三代在台灣經營的主政者是陳永華(福建同安),並不斷的對開墾實施獎勵。而延續這樣的証策,1666年,水師劉國軒於是進註到了半線(今彰化市北半)、林圯由陸路越過諸羅進推到北港與水沙連口(林杞埔/斗六)並在該地戰死--林杞埔就是今天的竹山了。

1934年首次記錄的臺中市史(編:臺中市役所)記載了這一次漢人的北進:
「漢人開始在這裡開墾(始め漢人の此の地に居を構えたるは)、康熙元年鄭成功帶著船隊征服了荷蘭人,然後從中部的鹿港、大肚、大甲經過而至鐵坫山登頂,從而觀望了中部廣大的原野說:『這真是適合屯兵的肥沃之地呀!』於是兵士開墾,成這該地農業的開端。」

這個記錄其實很多都是幻想,實際上是沒有其他考據根據的。鄭成功一來台灣就因病亡故了,康熙一年時,鄭成功已經死了,而且實際上鄭氏也沒離開赤嵌城多遠,最多也只能巡查彼時南部的蕃社而已,並沒有遠征中部的痕跡。 至於鄭軍在中部地區的登陸地點是不是就是鹿港呢?(これにわると鄭軍の中部地方の上陸地点を鹿港としてあろか)伊能嘉矩推測,其實這個上岸口岸,可能是當時被稱呼為『海翁窟港』的大安港吧。一般傳說的口碑,大概是以『鄭成功』把國軒等鄭氏的武將都混同在一起了吧?至今,彰化八卦山上仍有明朝部公鄧國公、蔣國公的墓,這在彰化縣志中的記錄是『鄭氏的佐將葬的地方』。北門外也掘出過鄭氏時代的井戶(鄭氏時代に掘らわたという井戶がある)。另外大肚的三塊厝、大甲鐵砧山都還有鄭成功的廟。至於劉國軒稍後他留下了進註貓霧捒(犁頭店。今南屯),討減了沙轆番社(只留六人逃往海口)的記錄。接著劉就在犁頭店設立了竹城並註營下來了--這竹城牆的遺址,現在仍殘留至今。(諸羅縣志。北路諸羅番八附載)【註1】

鄭氏王朝移民都是由南方,向北移動。這時代,住到中部地區的移民數不詳,關口報告【註2】中也沒有關於這部份的述說。


【註1】
犁頭店的竹城牆後來在林爽文之變、戴潮春之變多次的燒毀,也造成了該庄頭的沒落與被取代,本牆臨犁江(南屯溪)而建,設有四個城門把犁頭店街和其他漢、番分開;四個門各設有一個土地公作為守護,而包含犁頭店土地公在內,這些最後的遺留現在都在犁頭店西門(今媽祖巷犁江橋邊)的土地公廟安宅。犁頭店也因為許多原因和周邊的田心(向心)、麻仔埔、惠來、三塊厝不是很合--唯這裡仍是南屯的行政中心。至於該城牆的位置,部份已被萬和宮廟方改建為牆造型的………廁所。

【註2】
關口報告:臺中弁務署長關口隆正的『臺中地方移住民史』報告書,也是明清時代移民記錄的最完整考証之一。以下簡稱關口報告。

【犁頭店】
可看『問臺中第六炮』中關於犁頭店的述說部份的『第二種考據』。市史、台灣通史似乎並沒有這一段的相關資訊。另一說則稱,劉國軒的註軍是在半線,這也是目前的主流說法。

 

下一章節:一-2清朝的統治方針 【禁海令與斃害;墾植者的悲劇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J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